“先進多相流測試技術論壇”成功召開
2020年6月10日,首屆“先進多相流測試技術論壇”成功召開,共有來自各界的實驗員、工程師超800人報名參會。
本次論壇主要針對多相流動過程中涉及的速度場、溫度場、組分濃度場以及壓力場測量等方面,重點關注先進的光學和光譜學測試手段,邀請相關專家就激光吸收光譜層析成像、熱流體光學測試、分子標記流場測試,以及光場、全息和離焦等三維成像等多相流前沿測試方法與技術,及其在燃燒過程、流動過程、顆粒和噴霧場中的應用進行介紹和探討。
劉應征教授的報告主要介紹了三種前沿的熱流體光學測試技術: 1)快響應壓力敏感涂料(fast-response pressure sensitive paint)壓力場測量技術:PSP基本工作原理與發展趨勢,并結合幾種極端條件(極低速流動、高超聲速、高轉速)應用中的挑戰,介紹近幾年來所發展的新方法和新技術。 2)高溫磷光熱圖(Phosphor Thermography)溫度場測量技術:磷光熱圖基本工作原理、應用挑戰及其解決措施,并介紹高溫葉片熱障涂層上表面和涂層內部的溫度場測量。 3)PIV測量技術:基于模態分解和FPGA實時“硬”計算的復雜湍流場PIV測量技術,PIV流場測量與湍流數值計算的數據同化。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許傳龍 《基于光場成像的復雜流動測量與燃燒診斷方法》 高溫燃燒現象廣泛存在于航空航天、能源、電力等領域,如火箭發動機、燃氣輪機、電站鍋爐等高溫燃燒裝置中,研究這些燃燒裝置內部的高溫燃燒現象、探索燃燒本質,對揭示燃燒化學反應動力學機制,研究化學反應對著火控制、火焰傳播、熄火、可燃極限、燃燒穩定性、污染物排放等燃燒規律有重要意義。報告中許傳龍教授介紹了一種基于光場成像理論的三維火焰溫度場與流場在線檢測技術的研究。該技術通過耦合火焰輻射與光場成像理論,建立了火焰輻射光場成像模型,構建了高分辨率CCD 結合微透鏡陣列的火焰輻射光場成像系統,單曝光獲取火焰輻射四維輻射場信息,實現了單相機火焰輻射信息采集,在硬件上高度集成,避免了多相機系統同步控制、系統復雜等問題,發明了基于光場成像的火焰輻射溫度及輻射特性參數三維分布同時重建新方法。基于這種技術許傳龍老師團隊優化了火焰輻射光場相機,開發了光場成像火焰三維溫度場測量系統,開展了實驗室測試評價及發動機火焰溫度現場測量應用實驗研究。
《數字全息技術及其在顆粒測量中的應用》 數字全息技術是一種基于干涉的三維成像方法,在顆粒場三維測量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報告中吳學成教授結合浙江大學的研發成果介紹了數字全息技術及其在顆粒測量中的應用。主要內容包括:1)顆粒場數字全息測量的原理、重建的算法、顆粒的識別、信息提取、匹配等算法;2)數字全息顆粒場測量的能力以及誤差因素分析;3)在固體顆粒流動和燃燒測量中的應用;4)在液滴霧化測量中的應用;5)測量裝置/儀器研發。
整個論壇得到了與會觀眾的高度認可,大家滿載而歸。